陈晓云——天生爱好是自然

来源: 中国美术家书法家艺术网    时间: 2017-09-26    打印本文    字体大小:     阅读量: 4495

阅读量: 4495

      《天生爱好是自然--陈晓云个展》于2017年9月23日下午3点在上海莫干山路93号,德荷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出了陈晓云近年的版画、水彩、水墨、油画近40件作品,为本次个展集结成册的《看花非花》陈晓云诗歌集也同时发送。策展人吴笠帆先生介绍,本次个展是陈晓云继2007年《与鱼喻》之后的第二次较为全面的个人画展, 集中展现了这十年内她在绘画领域的探索和表达。

      开幕当天举行了简单热烈的开幕仪式,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画家王劼音、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卢治平、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创作沙龙学术主持武国强、上海市长宁区美协秘书长石滢为本次展览剪彩,随后艺术家与到场嘉宾、媒体朋友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研讨分享会,分别从学术、创作经历以及作品分析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分享和交流。本次画展展期至10月15日。

展讯:天生爱好是自然—陈晓云个展

主办: 德荷当代艺术中心

策展人:吴笠帆

展期:2017年9月22日——10月15日

地址:上海市莫干山路93号

研讨分享会


研讨分享会


     陈晓云

     女,生于上海,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创作沙龙成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花鸟画沙龙成员,擅长版画、水彩、水墨并涉足诗歌创作,版画作品曾入围澳门国际版画3年展、2017英国南岸版画交流展,2015年版画作品(相对*粒程)作为特邀作品与6国共15位艺术家受邀于上海展出,水彩作品曾获2016上海水彩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等,作品被上海图书馆、澳门艺术博物馆、朱屺瞻美术馆、松江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吴笠帆(当代艺术家、策展人):

    为陈晓云策划的这个个展,题目《天生爱好是自然》出自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一段唱词,其中“爱好”这个词并非“喜爱”的意思,而是“喜爱美好的事物”这个意思。与晓云这个人很贴近,更与她作品的诉求非常吻合。这次展出的作品涵盖画种非常广,有版画、水墨、水彩、油画,甚至还集结成册了《看花非花》的诗歌集,这其实也是晓云创作的常态。晓云老师曾是越剧团花旦演员,后考入上海华山美校师范专业开始学习绘画,之后于中国纺织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学习设计。是位才华横溢的画家。总感到她的思考很多起点和终点并不完全在画面之上,随着对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内容的好奇,随着了解更加深入。明白了是她创作的源泉来自长时间对诗歌、戏曲的热爱与渗透,才使得晓云今天用这样的绘画形式来诠释她的爱和表达。


武国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创作沙龙学术主持):

    我们相识时间非常长,那时候她非常年轻,是在闵行区工人文化宫供职,我那时是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负责美术的这块,所以是市级与区级的关系,都是从事美术和群众文化的工作,我的印象里,她画画是非常喜欢思考的,很早就在她作品里流露出。这也是我认为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也应该具备的共性,另外,就是需要每个艺术家自己特有的个性,这点也非常重要,晓云作品流露出的似与非似,物象与意象的表达与她本人诗性的秉性完全吻合,是及其自然的。

陈晓云(艺术家)

    武老师是我第一任单位的上级,也是众多长时间在艺术创作上关注和鼓励我的几位老师之一,我是很幸运的,在初涉艺术领域的时候就备受几位在德品、艺品、人品都堪称典范的大家的鼓励和支持,给我的远不止是艺术创作上的点拨,让我受益终身。我的创作源泉和灵感应该是跟我的生活与经历非常相关,我的幸运还来自我少年学艺时母校——华山美校,能从这样的一个我很钟爱的起点起步。


朱开荣(著名水彩画家):

    我与晓云都是华山美校毕业的,是校友,也都具有“华山情结”,我们学校有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担任教师,老一辈的水彩画家包新生、许德、邓祖仪等等,新一代当代艺术家施勇、申帆、何赛邦等等,这样的氛围和起点,也是让晓云在学艺起步阶段的时候就少走了很多的弯路,我很关注晓云的作品,以及她的发展和变化,在我的印象里她是位非常执着的艺术家,不但经常有好的作品出现还经常获得一些重要的奖项,是一位有在艺术上有追求,在创作上极有个性和想法的艺术家。

elaine(主持人):

    谈谈当下对于自己作品背后的思想性,以及想通过作品带给人们什么思考。

陈晓云(艺术家)

    在20岁之前,创作的作品重视用功夫,油画底子做好打砂纸,在黄金分割上算来算去,关心作品是不是被别人接受,会不会被认为很有功底,直到有一天我走进我的画室,看着一副我画了半个月的油画,是一幅不是很大、见功底的自画像,我突然发现,这不是属于我内心想要画的东西,这是别人的内心,我在画这幅画的时候没有表达我、我的认识和思考与这幅画并没有联系,于是我用美工刀把这幅未完成作品割了,从此与这样的表达决绝,开始创作属于我内心的绘画作品,哪怕它是如此不成熟不被理解,这一步也一定要迈出,要坚持走下去。

    例如:我非常喜欢中国的诗歌,格律诗和词,对仗押韵的几十个字,既有音乐又有画面,是东方美学的一个典范表达,曾经创作了《涉词》系列版画作品,我选择了粉红和灰色这两种色相对比、明度却雷同的颜色,解构了自然图纹进行了创作,与我理解的诗词中对仗押韵一致,这组作品共廿余幅,是我用视觉作品表达自己对中国格律诗的理解和致敬。

    艺术创作在我看来还是非常个人的东西,每个人都不同,艺术家通过创作艺术作品这样的途径来表达这种个人的东西,而艺术家本身的认识和思考一定会在艺术创作中留下痕迹,认识和思考的高度和广度、最终的表达是否符合这种高度和广度决定了其艺术作品的良莠。

    我现在比较明朗的想要创作的东西,是希望能够有东方的文字性,是用视觉的表达,这不是对某句诗词的图示、插画,不是,是用绘画表达一种东方文字的共性。

石滢(上海市长宁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我今天作为晓云的闺蜜朋友来从我的角度谈谈,晓云还经常以“天空云霞”的身份出现在一些展览、策划和艺术活动中,其中的“云”是晓云,其中的“霞”是晓云的工作室搭档也是晓云的艺术家闺蜜朋友王海霞,我们都应该是在这十几二十年孤独的艺术长跑路上的伙伴,彼此鼓励,互相携手,前几年我们一起举办的画展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很温暖。晓云的状态一直就是一个艺术家的状态,从来没有懈怠对艺术的探求,涉猎如此广泛仍然每次的呈现都很惊艳,在晓云的为人和作品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媚俗”这两个字,这是难能可贵的地方。我们也很期待未来看到她更多的作品。


孙燕平(当代艺术家):

    非常高兴,今天晓云的个展上有两件手卷是我们一起创作的,我是将晓云的诗词书写在她的画卷上。前几天在言午画廊展出的一副我书法的作品也是摘录晓云的诗句,非常精彩。我也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艺术家是如何切入创作的,其实好的画很多,但是值得推敲的、最终能有高度的作品其实并不多,所以很多的界定就比较重要了,晓云的这个特点或者说是有别于其他艺术家的地方在于她善于横向与纵向的思考而且付诸行动,把这种思考转换成视觉作品,应该是一种高度。

elaine(主持人):

    自己如何理解艺术的价值。

陈晓云(艺术家)

    艺术包涵了很多方面,影响它的很多辐射点更多,我可能更多的关注的还是架上绘画和与之匹配比较紧密的几个学科。 艺术的价值这个话题比较大,我想挑其中一点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在中国,艺术似乎游离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既不亲近也很高冷有时还有些诡异。这样的现状使得很多人不会主动把生活艺术化,也许就无意走丢了一个繁花似锦的精神家园、失去了一条通向幸福的通道。

我曾经在一家跟艺术毫不沾边的企业供职十年,在这十年间我创作了很多的作品,我感到我的创作源泉很多来自的就是我周边的市井温暖,上班路上的小美丽、同事之间的交往等等,在这十年里我也发现,我的存在是可以感染到周边的。这算是我理解的艺术的价值,我也特别希望自己能通过一些形式将我的理解传递出去。

胡佳颖(曾经共事的同事)

    刚刚策展人吴先生对我说,非常感谢因为你们在这十年间和晓云老师的共事,带给她的无限灵感,某种程度上说是成全了晓云老师今日作品的面貌。其实我也同样,我也特别感恩在我生命里能遇见晓云姐,她对美的爱、对艺术的执着,无时无刻都能发现身边细微的美好,创造美好,我们都是感同身受,是真的体会到艺术之所以高于生活是因为它就是源于生活的。

elaine(主持人):

    艺术给予了自己什么意义。

陈晓云(艺术家)

    如果说时间赋予生命存在的状态,那么艺术则是优化了这种存在的品质。

对称。粒程系列  丝网版画  150cm  170cm  2014年

荷NO,2   纸本水彩  80 80cm   2017年

谷道别处  水墨  35cm  45cm   2017年

尘于度外之2  水墨   138  69cm  2017年


来源:中国美术家书法家艺术网



分享到:

上海艺术家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