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的“市宫”职工美术创作一一武国强

来源: 新民晚报    时间: 2018-05-28    打印本文    字体大小:     阅读量: 3454

阅读量: 3454

       1950年,老市长陈毅为成立之初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亲笔题词一一“工人的学校和乐园”。这块镌刻着老市长题词的横匾至今仍悬挂在市宫。工人文化宫在时代发展中担当了重要角色,数十年来无数职工文化艺术人才从这所学校毕业,大批的工人画家为时代留下伟大的作品,徐昌酩、朱国荣、邱瑞敏、王劼音、陈琪、郑辛遥、周长江、俞晓夫、张培础、廖炯模、魏景山、夏葆元、方世聪、黄阿忠等沪上知名画家、理论家都曾参与及受益其中,他们共同组织成了上海美术史的一部分。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本刊特邀曾见证了那段难忘历史的“市宫人”武国强回忆过往,让读者更多了解上海职工美术的这段红色历史......一一编者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起,市宫就有一支“工人业余美术创作队伍”,1966年至1976年期间,业余作者成了美术展览和创作的主力军,市宫成了职工美术的结集地。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版画、剪纸等创作名义的作品经常出现在画展和报刊上,在特殊年代造就了一批人才。

       1972年至1992年,我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度过了二十个年头,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上世纪70年代末接过职工美术组织培训工作接力棒。其实正逢改革开放的春天,美术界和其他各个领域一样百花争艳,而职工美术史其中一枝夺目的奇葩!那些年月,也是职工美术的黄金时段。

       明星教师德艺双馨

       我作为办班负责人,当年制定职工美术创作及培训计划,还是要花不少心思和心血的。主要源于对上海业余美术作者有特殊的感情,通过多种渠道聘请上海知名的画家廖炯模、张培础、邱瑞敏、魏景山、王永强、周长江、俞晓夫、夏葆元、方世聪、朱屺瞻、刘旦宅、应野平、黄幻吾、乔木、曹简楼、颜梅华、周有武等作课堂示范讲座。

       大约在1975年,我到南京东路中央商场附近廖炯木老师寓所拜访,请他担任辅导。那年,廖老师由鲁迅美院调入上海戏剧学院任美术系油画教研室主任不久,我是从风靡全国的“刘三姐”、“甲午风云”、“五朵金花”等他创作的电影海报上知道廖老师大名。他的水彩、水粉和素描作品也是许多教材的范本。他当时已是中国美协理事,著名画家,但一点都没有大画家架式。廖老师有一副好嗓子,一次讲课他先是用醇厚饿男中音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以此启发学员画画要像唱歌一样有抑扬顿挫,要把握好轻重缓急。由此引申出虚实主次处理的绘画原理。美术班有一位学员和我提起想请市宫老师到他们厂美术组辅导。我推荐了廖老师,他一口答应。位于中山公园的上海钟表元件厂,在当时来回也颇费时间,但廖老师仍和我坚持每周到厂里辅导一个下午,持续二三个月。

       “红、光、亮,高、大、上”的美术作品和宣传画盛行的那个年代,让我们这些业余作者有些迷茫。但“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的陈逸飞、魏景山、邱瑞敏、王永强等油画家在美展上经常展出的作品,则在一片红色海洋中,显现出不一样的面貌。那时我在市印一厂上班,有机会看到许多宣传画原作,一次技术科的师傅拿着一幅宣传画在发表议论:“革命群众脸色怎能带紫?要向厂领导反映,建议作者修改。”画面表现的是亚、非、拉青年手挽手大团圆的场面,作者就是陈逸飞。中国青年形象似乎以王永强为模特,光感和色彩处理很强烈,明暗交界处用了些蓝紫色,更加突出了强光效果。人物造型块面结构干脆稳定,我和傅关根觉得看到久违的水粉范本,非常佩服也很激动。好在后来作品未作修改,照样印刷发行。

       1972年我俩调到市宫,就萌生了请陈逸飞来示范就想法,依稀记得我到位于长乐路老锦江边“油雕室”拜访陈逸飞,当时他瘦瘦的个子,穿着一件蓝色工作大衣,很爽快地就和我约定上课时间。上课那天他准时在市宫大门口等候,我陪他到了五楼美术室,学员见到偶像一片掌声。模特是上柴厂学员高俊明请来的水厂劳动模范。逸飞老师边写生边讲解,他将头像比作球体,五官是头像球体上的一部分,鼻子在最高点,耳朵在球体两边,随球体转过去,眼眶是小球体,嵌在脸部大球体之中。事隔数十年,具体细节早已模糊,但那些要点却一直留存记忆之中,在以后的辅导中被经常提及。

       和陈逸飞一样,夏葆元人像速写也是我们学习的范本,他的作品被翻拍成照片在爱好者中悄悄流传,学员侯秉钧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借得作品底片、我们如获至宝在衡山路老侯的居室搭建暗房冲印,那些帅气灵动带有“小资”情调的人物速写,却似在燥热的气候中让我们品尝了一杯醇香的咖啡。那时陈逸飞、夏葆元等辅导都是无偿的,两位老师的两幅示范肖像被我们留下,配上当时最好的红木镜框,挂在美术教师多年,成为每期学员的教材。遗憾的是后来两幅示范画竟不知去向,但那张学习班结业照背景上的示范作品,记录了当年两位老师所做的两次难忘的示范课。

       我和张培础老师很早就人士,一段时间他和王劼音、奚阿兴借调到市宫搞展览创作,我们成了朝夕相处的同事,那幅影响广泛的国画《闪光》,也使他成为业余画家中的一个闪光点,他是市宫好几期国画班的辅导教师。因他在西藏中路寓所离市宫很近,我经常登门去拜访商议教学事宜,在那里也经常看到他的国画新作,还有好几本刚出版的连环画。张老师几乎每堂课都会和大家一起写生模特,有时还会当场挥毫示范,笔下新疆少女婀娜多姿,尤其是那双会说话的明眸真是点睛之笔!1992年我调到美协,2000年主持美协创作研修班,直至日前主持的美协创作沙龙,每逢请张老师辅导示范,他都欣然答应。数十年来教书育人,悉心培养扶植新人,不愧德艺双馨称号。他用“闪光”为新人照亮艺路!

       学员勤奋抓紧机遇

       1979年京、津、沪总工会成功举办了“三市职工画展”,那是跨省市工会较大规模的一次职工美术交流活动,从中涌现了一批优秀作者和作品。时逢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美术思潮活跃,呈现反思、开放、求变的多元化格局。

       京津沪职工画展后,市宫召开了六次作者座谈会,会上大家纷纷表示,希望市宫成立美术创作组。经过反复酝酿和协调,1979年11月20日“上海工人业余美术创作组”在市宫成立,下设绘画(油画、水粉画)、国画(人物)、国画(山水花鸟)、版画、宣传画、剪纸、漫画等七个画种小组。为了让业余创作队伍和活动越发有群众基础和生命力,1984年市宫酝酿成立上海职工美术、摄影、书法三个爱好者协会。

       有一段时间,市宫美术学习班创作组成员必须由各区县局工会推荐,通过审查考核,才能参加。灯光下,唯恐时光从指间溜走的他们,紧紧握住画笔,手眼并用不断描摹,他们是工人美术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来此参加培训,以期提高创作水平,是改革开放给这个群体组织带来了一次新生。

       此外,市宫还组织学员到厂矿工地写生、作品观摩,许多学员从市宫学习起步,数十年来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其中不少人已成为报社副总编、美术馆馆长、大学教授、资深美编等。除了请专业老师点评外,每次活动日,还依靠创作组的骨干力量以老带新。通过画稿观摩、写生采风、集中创作使组员在不同程度得到提高。仅以版画组作个案,管窥一番。

       董连宝,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八十年代,近40年一直坚持市宫活动,是那个时代职工美术的代表人物之一。除了作品优秀还有很强的组织活动能力,凝聚了许多版友,和鲍培忠等前辈一样也是年轻组员的老师,是版画组的领头羊,尽管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已调到上海美术馆任收藏部主任,告别职工画坛,但仍有一段时间和大家一起活动。

       每周三下午是版画小组的固定活动日,大家聚在五楼,交流创作,也对各种美术思潮发表各自看法,场所欲言,印象中肖谷、姜明立等年轻人对抽象等现代绘画语言情有独钟,传统和现代经常碰撞出火花。但更多的是画稿观摩讨论,董连宝、鲍培忠等提出许多建议和意见。

       大家根据画稿拟定采风计划和创作日程,有几次组织到“石化总厂”、“宝钢”以及港区或船厂写生收集创作素材。有一段时间,木刻所用的椴木七夹板限量供应,我凭市宫的介绍信去木材市场选购。

       时任上海美协副主席、版画会会长杨可扬、美协版画组组长著名版画家邵克萍两位老师对市宫版画活动很关心也很支持,经常来座谈指导,还参加了西藏路诗画廊“版画之窗”街头开幕仪式。美协在鲁迅公园召开“鲁迅木刻讲座五十周年座谈会”应美协邀请,版画组由市宫主任朱成钊带队参加座谈,见到许多版画前辈也聆听了他们的艺术见解,会后留下了珍贵的合影。卲克萍老师作为上海地下党员的老版画家,他为鲁迅小说《一件小事》的版画插图成了经典之作,他办事认真待人真诚,和市宫版画组走得最近,1982年他到市宫讲课,特地赠送了他的《木刻的实习与创作》新著,并在扉页留言:“赠给我们工人文化宫的美术组并请指正。”他已将自己当作市宫美术组一员。杨、卲两位是大家心目中的良师。

       自1979年以来的不完全统计,不同时期版画组成员,集体和个人创作的作品成绩可喜:董连宝、鲍培忠、王劼音、王成城、奚阿兴、徐龙宝、洪建华先后获中国版画界家协会“鲁迅版画奖”,这是中国版画的最高荣誉奖!

       回忆往事,真是思绪万千,这既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更是上海近代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辉煌的一页。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

上海艺术家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