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金秋·书画双璧 何侠斋马中庸书画艺术展

来源: 美术家书法家艺术网    时间: 2025-09-30    打印本文    字体大小:     阅读量: 491

阅读量: 491


序:书画艺术与企业精神

      我与何侠斋先生相识已近10个年头了,他年长我11岁。初次相见,交谈甚欢,几成忘年之交。无论是思想、理念都非常契合。他为人正直、崇尚传统文化,主张“内容先于形式,文化重于技艺”,积极探讨书法艺术的创新,在理论与实践上独辟蹊径,成为书法界的一股清流。

      观马中庸先生的作品,如与一位历经岁月沉淀的智者对话,笔墨间既有八秩人生的厚重底蕴,又藏着融贯传统文化的独特哲思,每一幅作品都有温度、有故事,让人驻足即生共鸣。

      我是1998年离开体制,下海创业的。27年,一晃就过去了,但天演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几乎倾注了我后半生的全部心力。创办企业之初,我就立下了“打造中国第一移位品牌”的宏愿,至今,虽然没有人给我发这个证书,但经过几十年的登攀,在国内放眼望去,天演公司已成为国内这个行业的头部企业。

      在这漫长的创业路程中,虽然遇到了各式各样的曲折、大坑、委屈、郁闷、惆怅等等,但支撑我能够排除艰险、坚定信心、一路走来的是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思想。我用文化的火焰照亮前行的路程,带领企业跨越弱小,跨越成长的烦恼,跨越经济的周期,跨越疫情的肆虐,坚强地走了过来,并且还要坚强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机缘巧合,与何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曾在一起讨论国学,讨论诗歌与绘画,并多次联合筹划“天演文化”系列活动:2015年,蓝戊己联合何侠斋先生、胡珩先生在静安新城举办的“黄埔国学堂论语讲座”暨2016年虹梅路街道古四居委《建筑移位工程》讲座;2016年,联袂举办了“不亦乐乎”文化创意活动,包括何侠斋《论语》主题书法展、刘强《论语新说》新书发布会、蓝戊己《重温论语的当代意义》讲座、何侠斋《书法艺术与论语精神》论坛等;2018年,中南大学工程77级上海建筑文化参观考察活动,期间邀请何侠斋老师为每位同学题写赠言;2019年,在枫泾古镇为何侠斋、张嘉兰、邹家樑赴澳书画作品展举办预展,本次展览是这一系列活动之五。

      我之所以愿意以文化为邻,为书画艺术的传播尽一点绵薄之力,是因为书画艺术与企业精神能形成深度共鸣。二者在“守正创新、精益求精、格局致远”等维度高度契合。简言之,书画艺术的“守正”内核,会滋养企业的“初心”精神;书画艺术的“创新”思维,能驱动企业的“突破精神”;书画艺术的“匠心”与“格局”,将塑造企业“精进精神”与“长远精神”。我们通过企业家与书画艺术工作者的互动交流,谋求企业的“初心”有传统可依,“创新”有逻辑可循,“精进”有标准可守,“格局”有境界可追。以期将书画艺术的精神内核融入企业的组织发展,形成有文化厚度、有生命力度的企业精神,实现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两个维度的长远发展。

      预祝天演文化系列之五一何侠斋马中庸八秩书画展圆满成功!

蓝戊己

二〇二五年八月二十日于青浦

赠蓝戊己先生

早岁同登金榜中,吾修文史尔修工。

相逢聊及儒经好,携手圆成展事隆。

天演十年声誉起,诗书近日热情穷。

高山流水浦东会,笔下升腾魏晋风。

178cm×90.5cm

文心一片学雕龙,魏晋隋唐觅正宗。

苦辣酸甜尝九味,如今收获尚未丰。

136cm×33cm

网课作业之四

春夜飘摇入梦中,九千里路觅仙翁。

蒙恬笔藏凌霄阁,仓颉书遗杂草丛。

远看右军纤若女,近临北海壮如熊。

银河浩渺繁星闪,只敢心追不敢同。

98cm×48.5cm

赠澳洲书友黄林荣

有缘异域获知音,只为同怀中国心。

颜柳钟王成旅伴,笙歌一路赴山阴。

98cm×48cm

忆早年王尚德老师门下求学

早岁觅书诗,王门立雪时。

名家邀满座,健笔插一枝。

落墨三泖动,成篇九峰知。

心欢行已远,意足乐归迟。

197cm×48.5cm

牧童观瀑

177.5cm×93cm

春 晖

137cm×68cm

千年等一回

98cm×48.5cm

钟馗送福

100.5cm×48.5cm

春风得意

102.5cm×33.5cm







分享到:

上海艺术家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