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夏建峰湘西采风游记(一)

来源: 美术家书法家艺术网    时间: 2025-10-14    打印本文    字体大小:     阅读量: 17

阅读量: 17

      今年的十月,天气反常得如同炸了锅,热浪滚滚,气温始终在35度高位徘徊。秋老虎盘踞不退,让人几乎忘了已是深秋。

      十月八日,我随上文、西海的两支摄影团队,开启了湘西采风之旅。与纯粹的摄影家们同行,于我尚属首次。中午十二点,我们于上海松江火车站登上一列绿皮火车,直奔湖南。如今的绿皮车,仿佛专为“银发”旅游团打造,几节车厢皆是卧铺,且大家清一色安排在下铺,倒也悠闲惬意。

      1.初识花瑶:指尖上的时光与层叠的稻浪

      九日清晨六点,列车停靠湖南邵阳站。虽是清晨,一股闷热之气已然扑面而来,这里何来深秋?分明是盛夏的延续。我们一行三十九人换乘大巴,在盘山公路上蜿蜒前行,抵达了隆回县虎形山的花瑶村寨。

      这里的女人们以精巧的挑花工艺闻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不戴眼镜,仍能于凉亭下飞针走线。我主动上前搭话,只为拉近距离,感受此地风土人情,并请同行的马咏鸣老师为我留影纪念。当听闻一块裙布上的挑花竟需耗费一两年光阴时,我不禁为之惊叹。在与村民的闲聊中,我画下一组民居速写。这里的野生猕猴桃滋味绝佳,我买上一斤,在海拔一千两百多米、气候宜人的山寨里边画边尝。

      两小时后,我们奔赴山背花瑶梯田景区。临近住宿地,车子竟抛了锚。我们索性步行至半山腰的民宿“星空雲舍”。这里环境极佳,推开房间大窗,梯田全景便扑面而来。

      此地已属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山背村。摄影老师们放下行装,便马不停蹄地散入梯田深处,架起“长枪短炮”,放飞无人机,捕捉每一寸光影。眼前稻浪翻滚,花瑶族人正忙于收割,特意留下一片金黄,只为迎接翌日的丰收节。我亦被这壮丽的景象深深打动,迅速进入状态,连续写生两幅作品。

      2.欢庆丰收:彩旗、盛装与清脆的笑声

      十日一早,丰收节的浓烈氛围便笼罩了山背梯田。上下彩旗飘飘,处处喜气洋洋。各村寨的青年男女,身着绚丽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我凭窗远眺,灵感涌动,就着这绝佳的取景框,再次挥毫写生两幅。

      宾馆前的场地上热闹非凡,花瑶姑娘们清脆悦耳的笑声吸引了我。刚推门走到路边,热情好客的她们便邀我共舞。仪式于十点开始,但九点刚过,主会场已是人声鼎沸,沉浸于欢庆丰收的狂欢之中。

      3.转战崀山:神峰与云海的画卷

      下午两点,我们乘车在崎岖山路上颠簸四小时,于傍晚六点左右抵达邵阳市新宁县的崀山镇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奇特的骆驼峰,随后我们又在辣椒峰下留影。摄影师们忙着捕捉晚霞,放飞无人机,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晚上,我对着照片,创作了一幅骆驼峰的山水画。当夜宿于崀山国际大酒店,此地靠近八角寨,乃是一脚踏两省的奇绝之地。

      十一日,为了拍摄日出,我们清晨五点便出发。景区特为摄影师提前开放索道。五点半,缆车将我们送至近乎山顶之处。面对翻涌壮丽的云海,我深受震撼,即刻提笔,写生两幅云海佳作。

      下午,我们辗转一百七十多公里外,来到位于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南山牧场。这是中国第一生态牧场,中国最大的高山苔地草原,在海拔1700米。车子驶入牧场,成群的牛马便映入眼帘。远望那些如馒头般的山包,每个山顶都矗立着几匹马,迎风而立,宛如守护牧场的哨兵。后经询问当地牧民方知,原来是马儿吃饱后,需站立山头散热。因风势过大,我拍摄了许多牛群的照片,当晚回到宾馆,便以此为题,创作了一幅牧牛图。

      一路游览,一路写生创作,画意与风情皆收于笔下。此乃湘西采风第一程,收获颇丰。

画家夏建峰于湖南邵阳




分享到:

上海艺术家百度统计